1)按原料分:畜肉制品、禽肉制品、鱼类制品、野味制品。
2)按加工工艺分:腌腊制品、酱卤制品、熏烧烤制品、干制品、油炸类、香肠制品、火腿制品、罐藏肉制品。
3)按产生的流源分:中式肉制品、西式肉制品。
4)按加工程度分:未加热肉制品、加热肉制品。
2 肉制品加工的意义
1)杀灭污染于原料肉的各种微生物,以保证食品卫生,提高食用安全性。
2)破坏或抑制酶类的活性,以延长制品的储存期。
3)改善风味,改进组织结构,以提高制品的色、香、昧。
4)增加营养成分,弥补原料肉某些缺陷,以提高制品营养价值。
5)使大多数肉类食品成为可直接食用的方便食品,以促进消毒,增加生产量。
3 解冻
解冻目的:使冰冻原料尽可能恢复其原有的组织形态。
解冻四要素:温度、湿度、时间、质量。
工厂应根据自身的解冻库大小、实际生产量、现有设备、产品成本等诸多因素综合考虑后决定使用何种方法进行解冻。
3.1常用解冻方式
1)自然解冻,亦称空气解冻,环境温度12~15℃,相对湿度80%~90%,风的流速:1~1.5m/s。空气解冻血水损失大,猪肉一般在3%,牛肉一般在5%,鸡肉达8%。
2)流水解冻,水温不能超过30℃。流水解冻重量损失小,但营养物质损失大。日本采用静水解冻,营养损失较小,节约成本,解冻后肉温控制在一2~+2℃。
3)蒸汽解冻,原料表面蛋白变性严重。
4)微波解冻,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解冻方式,前期投资大。
微波解冻的特点:
①解冻速度快,节省能耗;
②保证营养性,提高肉品品质;
③快速通过细胞和破坏细胞繁殖区,提高成品率;
④能量利用率高,解冻均匀;
⑤安全卫生;
⑥操作简便,占地面积小;
⑦改善工作环境,实现流水线生产,减少劳动强度。
解冻后的原料肉中心温度为0℃。
3.2解冻注意事项
1)码放的肉不能过多;
2)防止交叉污染;
3)环境温度不能过高;
4)要注意用具的卫生,每日使用完毕要彻底洗刷消毒;
5)解冻完的肉要立即加工,不得来回重复冻结与解冻。

4 分割
目的:去筋、腱、肥膘、软骨、淋巴。
温度:分割后原料的温度管理直接决定着后续产品加工的品质。一般分割后的肉温需保持在6℃以内,故原料肉在此过程停留的时间不易过长,越快越好,且综合考虑人体健康因素,室温8~12%最佳。(我公司要求低于15℃)。分割满桶车后立即送0~4℃储存。冻猪后腿肉分割后无可见脂肪及筋腱的大块瘦肉,一般组织水分75%、脂肪4%、蛋白质21%,用来生产无淀粉火腿类高档产品;分割后的小块瘦肉,肉眼可见脂肪5%,一般组织水分72%、脂肪8%、蛋白质20%,用来生产优级熏煮香肠;分割后的零碎瘦肉,肉眼可见脂肪15%,一般组织水分63%、脂肪20%、蛋白质17%,用来生产普通级熏煮香肠;眼可见脂肪20%,一般组织水分55%、脂肪28%、蛋白质17%,眼可见脂肪30%,一般组织水分55%、脂肪35%、蛋白质15%,用来生产普通级熏煮香肠;用来生产普通级熏煮香肠;结缔组织蛋白质根据猪部位不同占食肉蛋白质7%~30%。